第1章 第1章
A+ A-

  “公子,你可不要再读书啦,再读书,阿郎要生气的。”

  “咱们陈家,家大业大,公子老老实实在家吃了睡,再寻几个小娘子多生几个娃娃,岂不自在?”

  一个青衣璞帽的人在陈正泰的耳边絮絮叨叨个没停。

  陈正泰一脸懵逼,眼前这个家伙是谁?

  什么小娘子,生娃娃?

  当我是种猪,配种?

  再看室内,古色古香,所有的陈设,如一幅展开的画卷。

  随后一股记忆涌入了脑海。

  骤然之间......陈正泰一下子明白了什么。

  自己穿越到了贞观三年。

  孟津陈氏的嫡系子孙。

  至于身边这个青衣璞帽的男子,是自己的家仆长随......陈福。

  陈正泰很开心,贞观三年,大唐盛世,即将开始。

  自己在一个曾经的名门望族,虽然现下好像有一些衰败的迹象。

  但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,更不用说这个时代也很安全。

  陈福一脸惆怅的看着陈正泰,指向屋子的角落。

  “咦,公子,这是什么。”

  陈正泰下意识的看去......是自己的登山包。

  陈正泰记得自己昨天还背着这硕大的登山包,带着数十斤的物资,前往某个与世隔绝的山村。

  这登山包里藏着的,都是自己送去小山村的必需品。

  没想到这个背包也跟着自己穿越过来了。

  猛地......陈正泰眼睛一亮,想起什么对陈福道:

  “阿福,快,快给我去寻几头母猪来。”

  “啥?”

  陈福一脸懵逼的看着陈正泰。

  以往这个时候,公子不该让自己煮一盏茶去书斋,好去看书的吗?

  怎么突然之间,公子对母猪感兴趣了?

  不过这是好事啊,只要公子不读书,就是陈家之福啊。

  “发什么呆啊,快去。”

  “噢,噢,这就去,这就去。”

  陈福不敢怠慢,脚底抹油,一溜烟的跑了。

  “真是奇怪啊。”

  陈正泰有点意外陈福的反应,看他的样子,好像很开心。

  陈正泰没多想,他起身打开登山包。

  果然,登山包里的物资都还在。

  这登山包里,都是供应小山村的物资,有给村民们春耕的稻种,还有村医所需的药品。

  当然,还有......

  陈正泰自登山包里掏出了一个玻璃瓶子,玻璃瓶子是浓稠的液体。

  这可是给村里采买的猪种啊,这可是宝贝啊。

  要知道,猪的驯养,虽然由来已久,可是饲养猪的进化,却一直都在进行。

  现在是唐朝,猪的品种还十分的原始。

  而且这个时候的猪肉,不曾阉过,很臊,味道特别差。

  吃猪肉的人特别少,而后世的人懂得阉猪,味道很可口。

  况且后世随便一头猪,半年时间便可生长两百斤肉,这在唐朝是不可想象的。

  哎呀,要发财了。

  而猪种的保质期,只有七天。

  按时间来算,自己从采买这猪种到现在,已过去了四天了,再不用,就真的要过期了。

  无论如何,自己得试一试。

  毕竟,现代的猪种,对于古人而言,几乎是核弹级别。

  另一边。

  陈家已经沸腾了。

  公子今日早起没有读书。

  而是让大家寻品相好的母猪。

  一下子,陈家上下,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  一个多时辰的功夫,陈福便领着几个家仆,寻了几头母猪来。

  便见陈正泰眼睛一亮,随即,从登山包里寻了一个塑料的针筒,将针头拔了,抽出罐子里的猪种,紧接着给母猪.....

  站在一旁围观的人,一个个心里发毛。

  他们听到母猪不安的哼哼起来。

  而陈公子,一面鼓捣着,一面脸上发出‘邪魅’的笑容。

  公子,还有这爱好吗?

  陈正泰对此,一切都轻车熟路。

  给猪人工配种而已,这难不倒陈正泰。

  要知道,陈正泰上一世,看过几年的七套栏目,可是对于母猪的产后护理、农业气象、果园的除虫,却是耳熟能详。

  一通忙碌,终于妥当了,陈正泰一面净手,一面唏嘘。

  但愿能成,若是成了,陈家可就发达了。

  别人家一头猪产肉一百斤,一年出栏。

  陈家的荣昌猪种六月出栏,至少能出肉一百五十斤至两百斤。

  回头,原本在那目瞪口呆的人,似乎意识到了他的目光。

  于是乎,个个假装没事人一般,各行其是。

  有的抬头看天,有的低头生怕踩了蚂蚁,有的拿着扫帚划啊划。

  好奇怪啊......

  不过......陈正泰历来心大,无所谓。

  “你来。”他朝陈福勾勾手。

  陈福忙是上前,点头哈腰:“公子有什么吩咐?”

  “会养猪吗?”

  陈福嘴张的有鸡蛋大:“......”

  “今后你好好照顾它们,若是下了猪仔,更要小心护理。

  这事事关重大,关系到的,是国计民生,马虎不得。”

  呀......这就国计民生啦。

  陈福觉得公子将自己当做了智障。

  他咧嘴,乐了:“好。”

  陈正泰奇怪的看着他:“难道,你就没有一点疑问?”

  “有呀。”

  陈福认真的点头:“可是......公子不读书,游手好闲的样子,我看着心里舒坦。”

  “......”

  到了傍晚。

  陈家阿郎陈继业打道回府。

  他愉快的和友人在茶坊里坐了一日,哼着曲儿。

  手里拎着一个鸟笼,笼子里的雀儿振翅忽上忽下。

  陈继业到了门前,陈管事便气喘吁吁的上前:

  “阿郎,阿郎,公子今日......今日......”

  一提到公子,也就是陈继业的儿子。

  陈继业不禁皱眉。

  “今日怎么啦?这个逆子......他又读书去啦?”

  做官有啥好,仕途多么的险恶,尽是给陈家招来横祸。

  一想到陈正泰总不听劝,陈继业便气不打一处来。

  自己的祖宗们,就是因为瞎折腾,从曾祖父开始全都站错队,那下场之凄惨...

  到了自己这一辈,大唐又广纳贤才,自己也被征辟为官,进入了东宫,成为了太子李建成的佐官。

  可结果呢,那李二不按常理出牌啊。

  一场玄武门之变,太子被杀,自己这太宫旧臣,虽没被追究,可陈家又是一次大伤了元气。

  不能再折腾了啊,再折腾,陈家要完了。

  趁着家里还有最后一点家底,做一条快乐的咸鱼难道不好吗?

  “没,没呀,今日公子没有进书斋半步,他一清早呀,便让人寻了几头母猪来。”陈管事兴奋的手舞足蹈。

  “大家都看见了,他在母猪后头,鼓捣了好一阵子,还念叨着什么,想致富先养猪......”

  听到此处,陈继业身躯一震,面上的肥肉开始抖动起来,随即,眼里掠过了狂喜之色。

  1. 第1章
  2. 章节目录
  3. 下一章

章节 X